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复习指导_复习笔记_[专题]图片新闻
2009历史学强化笔记-中国近现代史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历史学基础
中国近现代史
林辉锋
2008年7月
 中国近代史(上)
 中国近代史(下)
 中国现代史
中国近代史(上)
绪   论
第一章  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与中国的应对
第二章  太平天国起义的勃兴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败亡
第四章  19世纪中期的思想文化
第五章  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六章  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七章  民族救亡运动的高涨:戊戌变法与义和团运动
第八章  19世纪后期的思想文化
第九章  辛亥革命与清政府的覆亡
第十章  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第十一章  20世纪初年的科学与文化
绪  论
一、参考书目:
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
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人民出版社1981年。
 白寿彝总主编、龚书铎主编:《中国通史》(第11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 李侃等主编:《中国近代史》(第四版),中华书局。
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 [美]费正清主编:《剑桥晚清中国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The Rise of Modern China), 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 龚书铎主编:《中国近代文化概论》,中华书局2000年。
 严中平主编:《中国近代经济史》,人民出版社1989年。
 熊志勇:《中国近现代外交史》,世界知识出版社2005年
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增补本),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 曾业英:《五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研究》,上海书店2000年版。
 张注洪等:《国外中国近现代史研究述评》,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版。
 [美]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增补本),中华书局2005年版。
二、中国近代史的时间范围:
1、上限:
(1)20世纪50年代的讨论:
 16世纪中叶或稍后的明清之际:尚钺《明清社会经济形态的研究•序》,资本主义萌芽。
 1839年:孙守任、来新夏。
 1840年:黎澍、刘大年。
(2)20世纪80年代的讨论:
 1840年:
 1839年:
 1861年:辛酉政变
 1905年:同盟会成立
 1911年:辛亥革命
(3)部分海外学者的观点:
 17世纪中叶:齐赫文斯基:《中国近代史》
 19世纪初期:费正清:《剑桥中国晚清史》
 19世纪50年代:
2、下限的两种主要观点:
(1) 1919年五四运动:
(2) 1949年新中国成立:
 1956年,林敦奎。
 李新/陈旭麓
 1988年,陈旭麓《关于中国近代史线索的思考》:“所谓完整的历史时期,就是说这个110年不同于秦汉以来任何一个历史朝代,而是一个特殊的历史社会形态,即在封建社会崩溃中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从这样一个特殊的完整的社会形态及丰富的内涵来思考。”
 《近代史研究》、高校教学的传统:“合乎习惯”与“合乎科学”
三、中国近代史的特点:
第一,历史变化迅速、剧烈。
第二,社会变化复杂。不是一个完整、单一的社会形态。
(1)生产方式: 半封建、本资本主义
(2)阶级结构 :
(3)社会矛盾: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错综交织
(4)国家主权:半殖民地
四、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理论与观点: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 1853,《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 1857,《俄国的对华贸易》;
 1857,《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 1857,《波斯和中国》;
 1858,《鸦片贸易史》;
 1858,《中国和英国的条约》;
 1858,恩格斯:《俄国在远东的成功》;
 1859,《对华贸易》;
 1853,《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2、列宁:
 1900年,《中国的战争》(《列宁选集》第一卷);
 1912年,《中国的民主主义和民粹主义》(《列宁选集》第二卷);
 3、毛泽东:
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毛选》第一卷) ;
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毛选》第二卷):
       “自从一八四O年的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
       “帝国主义和中国封建主义相结合,把中国变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过程,也就是中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过程。从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中法政治、中日战争、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五卅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直至现在的抗日战争,都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甘屈服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的反抗精神。”
 《新民主主义论》(《毛选》第二卷)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
(二)关于中国近代史分期和线索讨论:
1、讨论的缘起:
 1954年,胡绳在《历史研究》创刊号上发表《中国近代历史的分期问题》。
 1957年,《中国近代史分期问题讨论集》(三联书店)24篇。
 已有分期法的缺陷。
 学术指导思想和学术背景;学习马克思主义,学习苏联。
2、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近代史分期的论辩:
(1)以阶级斗争为标准:胡绳、戴逸、章开沅、荣孟源等。 “三次革命高潮说”:以阶级斗争为基本线索、突出“三次革命高潮”:太平天国、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
(2)以近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为标准:孙守任、范文澜
(3)以社会经济的表征与阶级斗争的表征结合为标准:金冲及
(4)以综合的标志为标准:刘大年
3、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讨论的再度兴起:
(1)“三次革命高潮”说: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戊戌维新运动
(2)“四个阶梯”说:   
  1980年,李时岳《从洋务、维新到资产阶级》,《历史研究》1980年第1期。
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3)“民族运动”说:
 章开沅《民族运动与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历史研究》1984年第3期)。
      “近代中国的民族运动是一种兼具民族独立和社会革新双重要求的混合型运动。”
(4)“两个过程”说:毛泽东
 张海鹏《中国近代史的“两个过程”及有关问题》,《历史研究》1984年第4期。
(5)“双线”说与“三个阶梯”说:戚其章
(6)“反帝反封建斗争过程”说:苏双碧
(7)“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说:徐泰来
3、两次讨论时代背景的不同:
(三)国外学术界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理论模式及其演变:
1、“冲击—回应”模式(impact-response model):
2、“传统—近代”模式(tradition-modernity model):
3、帝国主义主义模式(imperialism model):
4、“中国中心观”:
 柯文:《在中国发现历史——中国中心观在美国的兴起》。对美国倡导研究中国近代史中以西方为出发点的模式提出挑战,倡导以中国为出发点,深入精密地探索中国社会内部的变化动力与形态结构,并力主进行多科性协作研究。
5、后现代主义:何伟亚《怀柔远人:马戛尔尼使华的中英利益冲突》
 黄宗智:《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年版。
五、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发展趋向:
(一)研究范式的多元化:
1、革命史范式:
2、现代化范式:
3、关于范式:
(二)研究对象:
 章开沅:辛亥革命史研究必须“上下延伸和横向会通” (《走出中国近代史》,《鸿爪集》)。
 陈胜粦:“把鸦片战争放在中国史和世界史的总体上来研究。”
 张研:19世纪中国社会历史的研究,多“前后割裂”、“上下脱节”。
(三)新材料与新问题:
1、新材料的重要性:
            “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陈寅恪:《陈垣敦煌劫余录序》,1930 )
       “自昔大师巨子,其关系于民族盛衰学术兴废者,不仅在能承续先哲将坠之业,为其托命之人,而尤在能开拓学术之区宇,补前修所未逮。故其著作可以移一时之风气,而示来者以轨则也。先生之学博矣,精矣,几若无涯岸之可望,辙迹之可寻。然详绎遗书,其学术内容及治学方法,殆可举三目以概括之者: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 旧籍互相补证。……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 ……吾国他日文史考据之学,范围纵广,途径纵多,恐亦无以远出三类之外。此先生之书所以为吾国近代学术界最重要之产物也。(陈寅恪(《〈王静安先生遗书〉序》,1934)
     2、近年来取得的新成果:新旧史料结合
 王庆成:《太平天国的文献和历史》
 汤志钧:《乘桴新获》
 杨天石:《海外访史录》
 陈红民:《函电里的人际关系与政治》
第一章  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与中国的应对
第一节  清政府的禁烟运动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外大势:
 P3,闭关政策(名词)或闭关锁国
 公行制度:1686年成立的公行既是中外商人联系的中介,又是清政府与外商联系的中介。它既具有商业的职能,又具有政治、外交的职能。
 承销外商的进口货物,并为之购出口货物;
 划定出口货物的价格;
 经手交纳进出口货物的海关税;
 照管外商的生活,并监督其行动;
 居间传达清政府对外商的指令及外商向清官方的提出的意见、禀贴,具体经办清政府的对外商的一切联系事宜。
 当时限制外商活动的若干规定:
 外商到广州,须住在为之特别建造的夷馆,不得任意外出闲逛,也不许中国民人接触夷馆;
 禁止外商在广州过冬(1831年宣布撤消);
 不准外国妇女来广州夷馆居住等等。
 道光皇帝:1842年2月17日才第一次询问英国的情况。
1842年5月1日谕旨:
 “著奕经等人详细询以英吉利距内地水程,据称有七万里,其至内地,所经过者几国?”
 “克食米尔距该国若干路程?是否有水路可通?该国向与英吉利有无往来?此次何以相从至浙?”
 “其余来浙之孟加利、大小吕宋、双英(鹰)国夷众,系带兵头目私相号召,抑由该国王招之使来?是否被其裹胁,抑或许以重利?”
 “该女主(指维多利亚女王 )年甫二十二岁,何以推为一国之主?有无匹配?其夫何名何处人?在该国现居何职?”
 1842年5月15日给台湾总兵达洪阿谕旨:
      “究竟该国地方周围几许?所属国共有若干,其最为强大不受该国统属者共有若干?又英吉利至回疆各部有无旱路可通,平素有无往来?俄罗斯是否接壤,有无贸易相通?此次遣来各伪官,除噗鼎查系该国王所授,此外各伪职是否授自国王,抑即由带兵之人派调?”
 林则徐: 茶叶、大黄。1839.9.1,“夷兵除枪炮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 鸦片战争爆发前林则徐对敌情的判断。
二、非法的鸦片贸易:
 P6-7,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简答)。银贵钱贱。
三、林则徐与禁烟运动:
 P7-8,许乃济、黄爵兹、琦善、伊里布(选择)。
 P9,林则徐(名词解释)。
 P10,虎门硝烟(名词解释)。

第二节  鸦片战争
一、英国挑起鸦片战争:
 P12,懿律与义律;
 P14,《穿鼻草约》(名词)。
 P15,三元里抗英(名词)。
 P16,璞鼎查。清军各将领牺牲地(选择)。
第三节  战后的中国社会
一、第一批不平等条约:
 P18,《南京条约》的重要内容及危害 (简答、名词)。
 P19,《望厦条约》、《黄埔条约》(名词、选择)。注意各条约的特点。
二、战后中国社会的变化:
 P21,租界(名词)。
 P23,买办(名词)。
三、民众反侵略斗争的继续:
 P24,反入城斗争(名词);
四、阶级矛盾的激化:略
第二章  太平天国起义的勃兴
第一节  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
一、洪秀全反清起义思想的形成:
 P28,洪秀全(名词)。
 P30,拜上帝会。学术界的不同看法。
二、金田起义与定都天京:
 P32,金田起义(名词);
 P34,永安封王(名词);
三、太平军的北伐和西征:
 P36,湘军(名词,2007年选择已考);
 P37,厘金(名词)。北伐将领。
第二节  太平天国的纲领和政策
一、《天朝田亩制度》:
 P40-42, 《天朝田亩制度》(名词)。
二、各项内政措施:
 P42,乡官制度(名词) 。
 P43,圣库制度(名词) 。
 P45,合挥。
三、对外政策:略
第三章  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的败亡
第一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
一、英法挑起战端和《天津条约》的签订:
 P48,“亚罗号事件”、“马神甫事件”(名词,选择)
 P49,叶名琛、柏贵。“联军委员会”。
 P49,《天津条约》(名词,内容选择)。子口税。
二、战争的再起和《北京条约》的签订:
 P52,八里桥之战。一般了解
 P52,中英、中法《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名词)。
三、沙俄侵吞中国大片领土:
 P54-56,条约、侵占的领土(选择)。
第二节  咸同时期的政局
一、满汉势力的消长和湘淮地方势力的扩张:
 P57,湘军、淮军(2007年选择已考)。
二、北京政变:
 P59,北京政变(辛酉政变、祺祥政变,名词)。1924年冯玉祥。
第三节  太平天国的后期斗争及其失败
一、天京变乱:
 P60-63,天京变乱(名词)。
二、重振天朝的努力:
 P63,《资政新篇》(重要,简答、名词)。
 P64,三河大捷(名词)。
    奕纬(1808-1831)
    奕纲
    奕继
    奕詝(1831-1861)——载淳
    奕誴(降为惇郡王)
    奕訢(恭王,1833-)
    奕譞(醇王)——载湉
                ——载沣——溥仪
    奕詥
    奕譓
清代帝王年表 
    庙号/年号/谥号/名讳                           即位年 (年龄)              退位年
    太  祖(努尔哈赤)                            1616                         1626
    太  宗 (皇太极)                             1626                          1643
    世  祖(顺治/章皇帝/福临)                   1643 (5岁)                     1661
    圣  祖 (康熙/仁皇帝/玄烨)                  1661 (7岁)                     1722
    世  宗(雍正/宪皇帝/胤祯)                   1722 (44岁)                   1735
    高  宗(乾隆/纯皇帝/弘历)                   1735 (24岁)                   1796
仁  宗(嘉庆/睿皇帝/顒琰)                   1796 (36岁)                   1820
    宣  宗(道光/成皇帝/旻宁)                   1820(38岁)                    1850
    文  宗(咸丰/显皇帝/奕詝)                   1850 (19岁)                   1861
    穆  宗 (同治/毅皇帝/载淳)                  1861 (6岁)                     1874
    德  宗(光绪/景皇帝/载湉)                   1874 (4岁)                     1908
    宣统帝溥仪                                             1908(3岁)                      1911
耶和华(爷火华)       天父      皇上帝
耶酥            长子      天兄
洪秀全(1814-) 次子      天王      万岁
冯云山(1815-) 三子      南王      七千岁
杨秀清(1821-) 四子      东王      九千岁(天父代言人)
韦昌辉(1823-) 五子      北王      六千岁
黄(杨、洪)宣娇(萧妻)六女
萧朝贵(1820-) 帝婿      西王      八千岁(天兄代言人)
石达开(1831-) 七子      翼王      五千岁
三、太平天国的败亡:
 P67,1862年,陈玉成
 P68,“进北攻南”(名词)。
 P70,太平天国战争的历史意义(简答)。
第四节  太平天国时期各地民众的反清斗争
一、两广、两湖的民众起义:
二、西南诸省的反清斗争:
 P71,1856年,杜文秀。
三、东南及东部各省的人民反抗:
 P72,小刀会起义(名词)。
四、西北及北方地区的人民起义:略
第四章  19世纪中期的思想文化
第一节  思潮与学术
一、经世思潮的兴起与发展:
 P75-76,经世派(名词)。
 P77,魏源《海国图志》(名词)。
二、汉宋学的合流:
 P78,方东树《汉学商兑》。选择。
第二节  诗歌与散文
一、宋诗运动与桐城派古文的复兴:
 P80,桐城派(名词)。
二、进步的文学潮流:
 P81,龚自珍。选择。
第三节  科技与译书
 P83-85,人物及主要成就。
第五章  洋务运动和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一节  清政府应对变局的抉择
一洋务运动的产生:
 P86,洋务运动(名词)。前后口号变化。
 P89,《新议略论》、《局外旁观论》。《中美续增条约》 (选择) 。
二、洋务派:
 P89,洋务派(名词),代表人物(选择)。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