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考研动态  |  招生信息  |  考研指导  |  院校招聘  |  录取调剂  |  院校专业  |  考研专题  |  复习资料
招生简章  |  考研常识  |  报考攻略  |  复试技巧  |  参考数据  |  分数信息  |  复习笔记  |  历年试题  |  考研图书
专业硕士  |  E(MBA)  |  工程硕士  |  法律硕士  |  会计硕士  |  教育硕士  |  公共卫生硕士  |  公共管理硕士  |  在职读硕  |  同等学历  |  中外合作办学
考研心路  |  考研故事  |  心里调节   |  考研与工作   |  考研与爱情   |  考研与家庭   |  考研同路人  |  考研名师


2009历史学强化笔记-中国近现代史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第三节  教育与科学
 P282,“癸卯学制”(名词)。
 P284,中国地学会。中国科学社(名词)。
中国近代史(下)
第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5-1923.12)
第二章  国民革命  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1-1927.7)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1927.8-1931.9)
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931.9-1937.7)
第五章  全民族抗战的展开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扩展格局的形成(1937.7-1941.12)
第六章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1941.12-1945.8)
第七章  国民党统治的崩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1945.9-1949.10)
第八章  哲学  科学  文化思潮
第一章  北洋军阀统治的继续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始(1919.5-1923.12)
第一节  从中华民国建立到五四运动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的及其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二、袁世凯的独裁统治及政治措施:
 P3,政事堂(名词)。
三、军阀割据纷争局面的出现:
四、民国初年的经济状况及社会结构的变动:
 P8,荣氏企业,成为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集团(2007年选择已考)。
 P8,鸿生火柴厂。永利硷厂(选择)。
五、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 P11,互助社。新民学会。少年中国学(2008年名词3已考)。国民社。新潮社。
六、第一次世界大战和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P12-14,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影响(2007年简答2已考)
P13,梁启超《欧游心影录》。
P14,李大钊宣传共产主义。
第二节  五四运动  新思潮的竞起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一、五四运动:
P14,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P15,三个卖国贼。
 P17-18,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简答)。
二、“五四”后新思潮的竞起:
 P20-21,基尔特社会主义、无政府主义、工读主义、新村主义、合作主义、平民主义教育(名词)
 P22,1919年,“问题与主义”之争。选择。罗志田。
 P23,1920年,社会主义论战。罗素。
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 P27,中共一大。时间,代表。
四、工人农民等群众运动的初步开展:
P28,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名词)。
P28,香港海员罢工(名词)。
P29,京汉铁路大罢工(名词)。林祥谦、施洋。
P30,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

第三节  各个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政争、
战争和南北政局的演变
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和共产国际体系的对立及其对中国的影响:
 P33,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名词)。1919,共产国际。《九国公约》。选择。
 P34,1922年中共二大,正式加入共产国际。
二、军事政治集团之间的政争、战争和南北政局的演变:
 P34,直系首领。段祺瑞“定国军”;曹锟“讨贼军”(蔡锷护国军;段祺瑞讨逆军;张作霖“安国军”)。选择。
 P37,反直三角同盟(名词)。

第四节  社会各界改造中国的主张和国共合作的酝酿
一、国民经济发展的迟滞与民众的痛苦生活:
二、资产阶级的政治改造主张:
 P38-39,“好人政府”(名词);王宠惠(选择)。
 P39,联省自治(名词)。
 P40-41,制宪救国、废督裁兵、工兵计划(名词)。
三、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和民主革命纲领的提出:
 P41-44,中共二大,制定正确的民主革命纲领。
四、孙中山关于政治出路的寻求和国共合作的酝酿:
 P44,1919.10,中国国民党(2008年选择已考)。
 P45,1923,《孙文越飞宣言》(重要,名词)。
 P45,1922,西湖特别会议(选择)。
 P46,中共三大,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
第二章  国民革命  北洋军阀的末路(1924.1-1927.7)
第一节  北洋军阀势力的演变  国民革命的兴起
一、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  国民党政治制度的确立:
 P48,国民党一大宣言,三大政策。
二、孙中山系统阐述三民主义:
 P49-51,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重要简答)。
 P50,五权宪法。
三、革命武装的建立  革命势力统一广东:
 P51,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黄埔军校,重要名词)。
 P52,国民政府成立。
四、第二次直奉战争  北京政变:
 P53-54,北京政变。了解
 P54,国民军。溥仪出宫。
五、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国民会议运动、善后会议:
 P54-55,废除不平等条约运动(名词)。
 P56,“反基督教”运动(名词) 。
 P57,国民会议运动、善后会议(名词)。孙中山逝世
六、五卅运动、全国群众运动高潮:
 P58,农民运动讲习所。
 P58,中共四大,如何加强对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的领导和为迎接革命高潮须做的革命工作。
 P59,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
 P60-61,五卅运动。
七、张冯吴孙各派军阀势力的演变,反奉倒段斗争:
 P63,郭松龄。了解即可。
 P63-64,金法郎案、首都革命、三一八惨案(名词)。
第二节  革命阵营内部斗争的加剧和公开分化
一、国民党内部的分化  廖仲恺被刺事件:
 P67,1925.8,廖仲恺被刺。了解。
二、戴季陶主义与反戴季陶主义  国共两党政治理论斗争的激化:
 P67-69,戴季陶主义。了解。
三、西山会议派的出现和反西山会议派的斗争:
 P70,西山会议派(名词)。
四、三二O事件  整理党务案:
 P71,三二O事件(中山舰事件,名词)。
 整理党务案(名词)。
第三节  北伐战争  国民革命从高涨到失败
一、北伐前的政治军事形势  北伐的胜利进军:
 P74,北伐的三个目标(选择)。
二、迁都之争和国民政府的北迁:
三、群众革命斗争的大发展  上海工人的武装起义:
 P79,收回汉口、九江英租界。
 P79-80,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名词)。
 P81-82,《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四、蒋介石与帝国主义的勾结  “四一二”政变和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安国军政府的成立:
 P84,《国共两党领袖联合宣言(告两党同志书)》( 《汪陈联合宣言》,名词)。
 P84-85,“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 P86,张作霖,安国军政府。
五、武汉国民政府的转向  中共的应急对策  徐州会议和七一五“分共” 国民革命的失败:
 P88,1927.4.27,中共五大,汉口,如何指定正确的政策,应付目前局势以推动革命向前发展。
 P90,徐州会议使国民革命走向完全的失败(选择)。
第三章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确立  工农武装革命的开展(1927.8-1931.9)
第一节  国民党在全国统治的建立
一、第二次北伐和东北“易帜”:
 P95,济南惨案(名词)。张作霖之死。
 P96,东北“易帜”(名词)。
二、国民党“训政”的开始和中央政权机构的完备:
三、国民党统治初期的内政:
 P98-100,国民党统治初期巩固统治的措施(简答)。
 P99,裁厘。了解。
 P100,大学区制、中央研究院(名词)。
四、国民党统治初期的外交:
 P101,改订新约(名词)。
 P102,中东路事件。了解即可。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革命的开展
一、革命低潮和中共八七会议:
 P103,八七会议(名词)。
二、各地武装起义的发动和苏维埃口号的提出:
 P106-107,三大起义(名词,选择)。
 P109,中共六大。莫斯科

第三节  国民党各派势力的消长
一、国民党各派势力间的战争和政治争斗:
 P111,新桂系代表人物。了解。
二、中原大战及其对中国局势的影响:
 P112-114,中原大战(名词);中原大战对中国局势的影响(简答)。
三、国民会议的召开和《训政时期约法》的公布:
第四节  革命根据地的初创和中共的白区秘密工作
一、革命根据地的初创:
 P115,三湾改编(名词)。
二、“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的创立:
三、中共白区秘密工作:了解即可
四、苏区土地革命和红军反“围剿”战争:了解即可。
五、共产党内的路线之争:了解即可。
 P129,王明(陈绍禹);博古(秦邦宪)。
六、扩大化的肃反:了解即可。
第五节  中间政派的政治主张和活动
一、第三党的组建及其平民革命论:
 P133,第三党(名词)。邓演达
二、改组派的成立及其“改组”国民党的主张和活动:
 P135,改组派(名词)。
三、人权派的“争人权”及其“演进改革”论
 P137,人权派(名词)。
四、中国托派的活动和主张:
 P138,一般了解即可。
第四章  日本帝国主义的武装侵略  由国内战争向抗日战争的过渡(1931.9-1937.7)
第一节  “九一八”国难 全国抗日民主浪潮的兴起
一、从“九一八”到“一二八”  东三省沦亡  伪满洲国成立:
 P141,九一八事变;一二八事变;《上海停战协定》(名词)。
 P142,伪满洲国。选择。
二、抗日民主浪潮的高涨  国民党统治的危机:
 P144-145,国难救济会。国难会议(名词)。
三、蒋汪胡之间的斗争  蒋介石宣布“攘外必先安内”政策
 P146,李顿调查团。一般了解。
四、中共王明“左”倾错误路线的发展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成立及其各项基本政策:
 P24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的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第二节  国民党独裁统治的加强 
日本向关内扩张和抗日民主浪潮的持续
一、国民党在政治军事文化思想上统治的加强:
 P150,中央俱乐部;国民党中央调查统计局;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名词)。
 P151,“新生活运动”(名词)。“中国本位文化建设”。
二、三十年代前期的经济状况:
 P153,“四行二局”(名词)。
三、关于农民土地问题的各种主张和具体活动:
 P156,乡村建设派;平民教育派(名词)。
四、日本帝国主义向关内侵略扩张  长城抗战  察哈尔抗日同盟军和福建人民政府的成立及失败:
 P157,长城抗战,《塘沽协定》(名词)。
 P158-159,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福建事变(名词)。
五、抗日民主运动的持续发展  国民党继续执行对日妥协政策:
 P160,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天羽声明”(名词)。
第三节  苏区工农革命的深入和严重挫折
一、苏区的各项建设和土地制度改革的深入  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
二、红军第四次第五次反“围剿”作战  红军被迫长征:
三、遵义会议  三支主力红军会师  宁夏战役计划的流产和西路军的惨败:
 P167-168,遵义会议(重要名词)。
 P169,红军会师。西路军。一般了解
四、南方红军和东北抗日联军的艰苦斗争:
 P170,东北抗日联军(名词)。

第四节  华北事变  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涨:
一、华北事变  中共“八一宣言”的发表 一二九运动:
 P172,“华北事变”、“何梅协定” (名词) :
 P174,《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八一宣言》),一二九运动(名词):
二、中共政策的重大转变  国民党政策的变化:
 P176,瓦窑堡会议(名词)
三、国民政府的经济政策  国民经济的复苏:
 P181,废两改元(名词)
 P182,法币改革(名词)。
四、抗日救亡运动的进一步高涨 国民党公布“五五宪草”
 P185,“七君子事件”、“五五宪草” (名词)。
第五节  西安事变  全国团结抗日局面基本形成
一、两广事变  绥远抗战
 P187,两广事变、绥远事变(名词)。
二、中日谈判的搁浅:
三、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
 P189-191,西安事变(名词)。各方对西安事变的态度(简答)。
四、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国共会谈  全国团结抗日决面的形成
第五章  全民族抗战的展开 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扩展格局的形成(1937.7-1941.12)
第一节  卢沟桥事变 全国团结抗战开始
一、从七七事变到八一三事变  各界抗战活动的开展:
 P198-200,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淞沪会战(名词):
 P201-202, 《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名词,选择) 、新四军(2007年名词已考);
二、国共谈判达成协议  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正式形成 地方势力出兵抗战:
三、中间政派的抗战主张:
四、中国抗战的国际反响 国际友人、华侨华人对抗战的支援:
 P204,《中苏互不侵犯条约》(名词)
第二节  日军全面进攻  正面和敌后两个战场
共同抗战格局的形成
一、日军全面进攻  太原会战:
 P206,太原会战(忻口会战,名词)。
二、中共的抗日救国纲领和战略与战术原则  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 P206-207,洛川会议(名词)。
 P209,平型关大捷(名词,选择)。
 P209-210,晋察冀、晋绥、晋冀豫根据地分别由八路军哪师建立的(选择)。陕甘宁边区政府。
三、南京失陷  国民政府内迁和宣布长期抗战:
 P211,南京大屠杀(名词)。
四、沦陷区伪政权的建立:
 P2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一般了解
五、台儿庄大捷和徐州撤退:
 P213,台儿庄大捷、徐州会战(名词)。
第三节  国民政府向战时体制的变化
一、国民党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和《抗战建国纲领》  国民政府建立战时体制:
 P215,国防最高会议(名词)。
二、国民参政会的设置  宪政运动:
 P216,国民参政会(名词)
三、国民政府的战时政策及其实施:
 P218,精神总动员会(名词)。
 P219,战时经济政策(重要简答)、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名词)。
 P220,国民政府战时外交的三大特点(简答)。
 P220,“新县制”(名词)。
四、武汉会战  广州沦陷:
 P221,武汉会战(名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第四节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相持阶段前期正面战场的作战
 P223,张自忠。
二、日本的诱降政策和汪精卫集团叛国投敌  全国对汪集团的声讨:
 P223,三次近卫声明。汪精卫。
三、国共关系的逆转和摩察事件的发生  皖南事变:
 P227,皖南事变(名词,新四军2007年已考名词)。
四、阶级关系的变动  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
 P229,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名词)。
第五节  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重要战场  职工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一、职工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
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发展  百团大战:
 P232,阿部规秀(选择)。
 P234,百团大战(名词)。
三、关于三民主义的争论  中共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 P238-241,中共的新民主主义理论是怎么形成的(简答)?
四、汪伪政府的成立  日伪在沦陷区的统治和经济掠夺:
 P242,汪伪国民政府。了解
第六章   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的胜利(1941.12-1945.8)
第一节  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国抗日战争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结为一体  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一、太平洋战争爆发  世界战局和国际关系的巨大变化:
 P246-247,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美国志愿航空队。了解
 P248,太平洋战争爆发。
二、国民党共产党对太平洋战争的反应  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注意与世界现代史相关部分结合复习
三、中国战区的成立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
 P251,中国远征军(名词)。
四、废除不平等条约  开罗会议   《联合国宪章〉
 P252,废除不平等条约 。美英。
 P253,《开罗宣言》(重要名词)。
第二节  相持阶段后期中国的战局和政局
一、正面战场的对日作战:
二、敌伪的“治安强化运动”和“清乡运动”  敌后军民的艰苦奋战:一般了解
三、解放区的政权建设  大生产运动 整风运动
 P260,三三制(名词)。
 P262,大生产运动(名词)。
 P263,延安整风运动(名词)。
四、国统区经济的变化  国民党政权腐败的加剧:
五、《中国之命运》的发表和中共对它的批判:1943,了解
六、欧洲战场的重大胜利 美军对日军展开反攻:世界史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06045659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