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考研动态_考研经验
木桶理论之考研新解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木桶理论与考研有什么关系,且看下文为你细细道来。
    
    木桶理论之一:
    
    一只木桶能够装多少水,取决于这个木桶中最短的一块板的长度,而不是最长的那块。这最短的一块木桶板决定它的容量和储水的高度。
    
    从考研的角度来说,你的知识储备程度和你现有的条件就是最短的那块木板。当你想要考研的时候,你所要做的,首先就是分析自己现有的条件和知识储备程度,及其与考研要求的差距。然后行动起来,构建你的知识系统,提高你的知识储备程度,扬长避短,发挥有利条件,让你的弱势不再成为考研的致命障碍。
    
    小宁是以同等学历资格报考的学生,选择报考学校时她在复旦大学和武汉大学之间犹豫不决。经过仔细比较后,她发现虽然自己所报考的专业两个学校实力相当,但对于招收同等资格学生的规定却不一样。复旦大学会在复试阶段对同等学力考生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生主干课程或与报考专业相关的课程。武汉大学则规定,以同等学力身份报考者,须在省级及以上学术杂志上发表过两篇属于所报考的学科专业范围的学术论文。相比较而言,她报考复旦大学就能避开自己没有发表论文的弱势。
    
    木桶理论之二:
    
    木桶所能承载的总量并不仅仅取决于这个木桶最短的板块,而是取决于这个木桶的底板,如果木桶没有底板,它装载不了任何东西。
    
    跨考认为从考研的角度而言,这底板代表了你的综合素质。你所具有的综合素质决定了你能报考普通院校、211工程院校还是985工程院校。如果你想考更好的学校,那就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底板。”让自己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能达到这一类学校的要求。
    
    晓峰报考的是新闻传播学研究生,初试成绩刚过线3分。在专业课面试中,导师问到他新闻业务的问题,他结合自己当过两年财经媒体记者的经验侃侃而谈,回答问题不仅逻辑性强,更显示了出色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从死记硬背获得高分的考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导师的青睐,他在复试中的出色表现不仅让他顺利录取,还幸运地获了公费名额。
    
    木桶理论之三:
    
    有人认为带有把手的木桶比不带把手的木桶更便于运转,也使人更愿意使用它。
    
    从考研的角度来说,把手代表了你的特点和优势。在考研时,你要选择能突出你的特点和优势的专业和学校,这特点正是专业和学校所要求的且别人不具备的。
    
    小丹决定,在考研之前先报名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去锻炼一年再考研。因为根据教育部规定,参加该计划并完成服务期、考核合格的志愿者,符合报考条件,在服务期满3年内报考硕士研究生,可享受初试总分加10分的政策,同等条件下招生单位优先录取。小丹这样决定,既满足了自己心中期待已久的服务西部的愿望,又为自己的将来赢得了竞争的砝码,可谓一举两得。
    
    木桶理论之四:
    
    木桶的最终储水量,还取决于木桶的使用状态和木板之间的相互配合。
    
    从考研的角度来说,在考研过程中最好找一个专门的教室进行考研复习,在这里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讨论、互相鼓励。同时你要与你的同学和朋友们保持及时的联络,大家互通信息,实现资源共享。
    
    已经上研一的小波回忆起临近考试时的信息大战,依然记忆犹新。各家考研培训机构纷纷开设冲刺班、点题班。虽然小波已经报了英语冲刺班和政治点题班,但他老觉得自己掌握的信息还不够多,生怕漏过某培训学校某名师的点题信息,使得他复习时总是静不下心来。后来他想到一个办法,找到报考不同辅导班的同学结成小组,定期沟通交流各自培训班的最新信息,大家资源共享,既节省了时间,又得到了充足的考试信息。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