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剂基本要求
1、初试成绩总分、单科分均达到国家教育部规定的A类考生复试分数线要求,且在原报考单位不能参加复试,以国家公布的2008年研究生复试基本分数线为准。 2、本科专业和报考专业必需与天体物理专业相同或相近,如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核物理等。
本中心主要接受理论物理,粒子物理,天体物理,核物理等方向的调剂生,有意调剂的同学,请将你的资料发至邮箱cufa2@shnu.edu.cn,请勿致电。
中心简介
上海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是学校直属的科研机构。2007年中国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年会就是由我们中心主办的。目前的天体粒子物理是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中心的理论物理学科是上海师范大学的重点学科。中心下设宇宙学、黑洞物理,计算物理,承担国家级项目9项,上海市级和及上海市教委项目3项。中心的研究工作紧扣国际研究前沿,并与美国、英国、法国和台湾学术界密切合作,取得了有相当显示度的研究业绩. 中心主要有四个研究方向,宇宙学,引力理论,黑洞物理,计算物理。 中心主要导师介绍: 李新洲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天体粒子物理”带头人。曾任复旦大学教授、华东理工大学理论物理所所长,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李新洲教授已在SCI刊物上发表论文120多篇,出版著作9部,他的论著已被他人引用1150次。李新洲教授曾8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005年获上海市科技进步(自然科学类)一等奖。他还被聘任为第15届国际引力与广义相对论学会学术委员。任第五届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理事长。他已培养了一批博士,其中有一位成了科学大师霍金的博士后。李新洲现为国际刊物Gravitation and Cosmology 编委,《科学》特约编辑。
何向楠(S.A.Hayward)教授,发表论文70余篇,从事黑洞理论方面的研究,对黑洞理论的有着开创性的工作,黑洞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Hayward捕获面-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他的论文已被引用1000多次,何向楠教授是一位有国际影响的学者。
严宗朝教授,1994年获加拿大温德萨大学博士学位。严宗朝近年来一直致力于核子物理的高精度计算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好的成果,近年来在Phys.Lett, Phys. Rev.Lett.,Phys.Rev. A,Chem. Phys. Lett,Molecular Physics等影响因子高的SCI杂志上发表了学术论文80余篇。他的工作在该领域内处于国际领先的水平,所得计算结果是目前国际上最为精确的(例如Li原子的1s1s2p 2p态的能级比国际上最好的结果精确5个数量级),并且已被美国国家标准局(NIST)所收集。
童若轩教授,1996年毕业于台湾中央大学物理与天文研究所,获博士学位。先后在英国伦敦大学,英国兰卡斯特大学及美国芝加哥大学费米研究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回国后,曾担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所副研究员,现任上海师范大学天体物理研究中心教授。曾获国际引力研究基金会研究论文四等奖.任第七届中国物理学会引力与相对论天体物理分会理事 ,Class.Quantum Gray.编委,多年来协助推动海峡两岸引力物理方面的多项学术交流.童若轩教授目前已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发表论文30多篇。
翟向华教授,1998年在华东理工大学取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在宇宙真空能(卡什米尔能量)、 孤子星和拓扑缺陷等方面进行研究 ,已在影响因子较高的SCI刊物上发表了20多篇论文.她曾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目前承担国家项目“真空零点能在物理和宇宙学中的应用”。
刘道军副教授,2003年取得理学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暴涨宇宙、Quintessence、Chaplygin等模型的研究,他发表的15篇论文已被SCI收录据SPIRES统计,他的论文已被引用200多次。
郝建纲副教授,2003年取得理学博士学位。他在宇宙动力学、 暗能量等方面已有较深入的研究 ,他发表的20多篇论文已被SCI收录,他的论文据SPIRES统计已被引用600多次.他现正从事利用SDSS观测资料应用于宇宙暗能量的研究。
黄新兵副教授,2003年在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取得博士学位,2006年北京大学博士后出站,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在广义相对论中的应用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