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首页  考研动态  招生简章
调剂  考研指导  专业目录
招生  报考攻略  网上报名
  政治  专业复习  考研大纲
英语  历年试题  模拟试题
数学  复习方法  考研图书
  工程   E(MBA)   法律硕士
会计  教育硕士  卫生硕士
管理  在职硕士  同等学历
  经验  心理调节  考研爱情
故事  考研家庭  考研工作
名师  考研常识  教师招聘
你的位置: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首页_考研专题
中国的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形同虚设

减小字体增大字体



     现在各个大学基本上都推行研究生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制度。设置这个制度的初衷应该说很好,严格执行的话可以有效地保证研究生质量。可惜的是,由于种种中国特色的社会文化环境的牵制,使得这个制度形同虚设。

  由于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许多研究生导师差不多每年要参加二十多次甚至三十多次、四十多次硕士、博士生论文评审或答辩,每次拿到的论文很多属于“匿名评审”。所谓“匿名评审”,即研究生的学位论文上不能出现作者及其导师的名字。从理论上说,匿名评审由于隐去了学生和导师的名字,因此,评阅人可以秉持客观公正的学术良心对研究生论文做出评价,不必担心中国式的人情和关系,即使给出“不及格”也不会受到打击报复。

  但奇怪的是,据很多导师私下议论,这些所谓“匿名评审”的论文其实并不真正“匿名”。比如,“匿名评审”的论文按道理应该是双向匿名,但实际上情况却常常是:需要匿名评审的论文竟然是由研究生本人送到评审专家的手中,而且指导教师早在论文送出之前已经和评阅人打好招呼。再比如,有一些论文,虽然在封面上用涂改液抹去了导师和学生的名字,但是仔细一看却可以很容易地辨认出被隐去的字迹。更有的论文虽然封面上很“干净”,但“后记”中却赫然写着自己的名字。“后记”的内容千篇一律地表达着自己对某导师(都是写的真实姓名)的感激涕零之情,详细陈述导师如何不辞辛苦悉心指导自己的论文,否则的话这个论文是不可能写出来的。云云。不知道这是否是在暗示:我的导师是某某某,你打分的时候要手下留情喔。

  如上所述,推行匿名评审制度的目的很明显,就是要杜绝私情,做到客观公正。但中国人的应变能力实在是高超得出奇,既得到了匿名评审的美名,又保证了论文的顺利通过。其实这里面的奥秘很简单。首先,所谓参与“匿名评审”的专家名单在很多情况下是导师自己拟定的,所以导师对于爱徒的论文到哪个专家手中心知肚明,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导师才是真正的策划人;其次,在一个保密制度极为不健全的国家,即使评审专家评审时的确不知道论文的作者和指导者,但是他仍然要担心:自己如果秉持学术良心办事,不给劣质论文通过,最后谁能够保证消息不透露出去?

  当然,笔者批评匿名评审制度走样并不意味着主张彻底取消这个制度,毕竟如果没有哪怕是走样的匿名评审,劣质论文的产量可能更高。批评的目的当然是使匿名评审真正名副其实。做到这点实在很不容易。原因有:第一,各个高校的研究生导师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相互帮忙的利益共同体,大家何必伤了和气呢?第二,与此相关,我之所以不敢枪毙你的学生论文,还因为我自己底气不足,我自己的学生论文也不见得好到哪里去,下次到了你的手里怎么办?第三,中国大学包括其他机构的保密制度很差。

  这不由得使人感叹:当一个人全身是毛病的时候,针对某个部位开出的药方,即使是良药,也不起作用,甚至起反作用。

发表评论】【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图片新闻
  热点新闻
  历年试题
  考研故事

诚聘英才 - 广告服务 - 付款方式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网站备案号:京ICP备11004691号
 
服务热线电话:  86-10-87839609   mailto:webmaster@cnkyedu.com  网络实名: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Copyright © 2000-2010 Cnkyedu.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通用网址: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中国研究生信息网 版权所有   本站信息未经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本站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