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打印的文件是: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精析(2003~2004)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精析(2003~2004)


   200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政 治 理 论 试 题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人的实践活动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
    
    3.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在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
    
    4.生产的社会条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
    
    A.政治法律制度B.生产关系C.历史文化传统D.伦理道德规范
    
    5.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形式是
    
    A.商品与商品的对立B.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的对立
    
    C.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对立D.商品与货币的对立
    
    6.
    
    生产资本构成 价值(单位:万元) 年周转次数
    
    固定资本1000
    
    其中:厂房  3001/20
    
    机器6001/10
    
    小工具1001/4
    
    流动资本500034
    
    根据上述资料该企业预付资本总周转次数为
    
    A. 1.0次B. 1.2次C. 1.3次D. 1.4次
    
    7.在土地的资本主义经营垄断条件下,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连续追加投资的劳动生产率不同而形成的地租是
    
    A.级差地租IB.级差地租ⅡC.绝对地租D.垄断地租
    
    8.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目的是
    
    A.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
    
    B.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面貌
    
    C.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人民共和国
    
    D.解放被束缚的生产力
    
    9.在中国革命进程中,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的事件是
    
    A.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D.赎买民族工商业归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所有
    
    10.20世纪90年代,我国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是
    
    A.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B.我国进入世界十大贸易国行列
    
    C.引进外资规模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D.形成了沿海、沿江、沿边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1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
    
    A.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B.实现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C.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作用
    
    D.有领导、有步骤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1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是
    
    A.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C.具有公有性质的经济
    
    D.逐步向公有制过渡的经济
    
    13.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C.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D.增强综合国力
    
    14.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改革开放D.坚持执政为民
    
    15.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是
    
    A.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
    
    C.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
    
    D.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西周末年思想家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这里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有
    
    A.矛盾的同一是包含差别的同一
    
    B.对立面的统一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C.不包含内部差别的事物就不能存在和发展
    
    D.矛盾的一方只有克服另一方才能达到统一
    
    E.事物是由不同方面、不同要素构成的统一体
    
    17.下述有关历史创造者的观点中,属于唯物史观的有
    
    A.人人创造历史B.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
    
    C.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D.人们总是在既定的条件下创造历史
    
    E.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是一致的
    
    18.价值规律发挥作用的表现形式有
    
    A.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B.价格围绕交换价值上下波动
    
    C.价格围绕成本价格上下波动D.市场价格围绕生产价格上下波动
    
    E.市场价格围绕垄断价格上下波动
    
    19.G-W-G′之所以被称为资本的总公式,是因为它
    
    A.既包括买的过程,又包括卖的过程B.既包括商品运动,又包括货币运动
    
    C.概括了各种资本运动的一般特征D.概括了资本流通与商品流通的共同特征
    
    E.体现了资本运动的根本目的
    
    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会导致
    
    A.相对过剩人口的形成B.利润率的提高
    
    C.可变资本在总资本中比例的降低D.资本周转速度的减缓
    
    E.平均利润率的下降
    
    21.股票价格
    
    A.与银行存款利息率成反比B.与预期股息收入成正比
    
    C.是股息收入的资本化D.是它所代表的实际资本价值的货币表现
    
    E.不是股票的票面额
    
    2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
    
    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反映了近代中国的时代要求
    
    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
    
    E.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
    
    23.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有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 D.自我批评的作风
    
    E.艰苦奋斗的作风
    
    24.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是因为
    
    A.无产阶级政党可以同资产阶级结成统一战线
    
    B.双方有长期团结合作的历史
    
    C.各民主党派已经成为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党派
    
    D.各民主党派在政治上接受了共产党领导
    
    E.各民主党派可以发挥对共产党的监督作用
    
    25.我国现阶段分配制度中,按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是
    
    A.存在着多种所有制经济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C.各种生产要素都具有价值 D.实行多种经营方式的要求
    
    E.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都作出贡献
    
    26.发展之所以成为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因为
    
    A.发展是坚持党的先进性的要求B.发展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要求
    
    C.发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D.发展决定着中国的前途和命运
    
    E.发展是实现民富国强的要求
    
    27.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
    
    A.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
    
    B.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
    
    C.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
    
    D.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E.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8.中国共产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有
    
    A.政治上应相互尊重,共同协商B.经济上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C.文化上应相互借鉴,共同繁荣D.安全上应相互信任,共同维护
    
    E.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9.2002年9月17日,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对朝鲜进行访问,双方领导人进行会谈,发表了《日朝平壤宣言》。《宣言》除决定重开日朝邦交正常化谈判外,其他内容还有
    
    A.日本政府对过去在朝鲜实施的殖民统治表示深刻反省和诚挚道歉,在邦交正常化的谈判中真诚地就两国经济合作具体内容和规模进行协商
    
    B.对于1945年以前发生的事情,双方相互放弃一切财产损失追索权
    
    C.朝鲜将采取切实措施,以使关系到日本国民生命和安全的悬案问题不再发生
    
    D.为了一揽子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双方确认遵守一切相关的国际决议。朝鲜表明了将冻结导弹试射的时限继续延长到2003年以后的意向
    
    E.日、美、朝、韩即将就安全保障问题开展协商
    
    30.2002年6月,上海合作组织在圣彼得堡召开峰会,签署了重要的政治、法律文件,其中有
    
    A.边界地区裁减军事力量和增加信任措施的协定
    
    B.上海合作组织宪章
    
    C.打击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公约
    
    D.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宣言
    
    E.关于地区反恐怖机构的协定
    
    四、分析题:(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秦穆公见伯乐年事已高,请伯乐推荐继任者,伯乐说九方皋可堪此任。九方皋奉穆公之命外出找马,三月后复命说,马已找到。穆公问:何马也?九方皋答道:是一匹黄色的公马。穆公派人去取马,取马人回报说是一匹黑色的母马。穆公不悦,责备伯乐道:你推荐的那位相马者连马的黄黑公母都分辨不清,怎能鉴别马的好坏呢?伯乐答道:“若皋之所观,天机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马至,果千里之马。
    
    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相马经》上说,千里马是额头隆起,双眼突出,蹄如摞起的酒曲块。他按照书上给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结果,他找到一只癞蛤蟆。
    
    请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
    
    (2)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客观题答案快速查找:
    
    1D2C3C4B5D6B7B8D9B10A11A12B
    
    13C14D15A16ABCE17BCDE18ADE19CE20ACDE21ABCE22ADE23ABD24BCDE25ABDE26ABCDE27ABCD28ABCDE29ABCD30BDE
    
    34.【答案要点】(1)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善于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
    
    (2)这是一种“按图索骥”的方法,把《相马经》当作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
    
    (3)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的思维方法(如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辩证思维方法等)及其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性。
    
    【解题思路点拨】本题材料由两个中国古代寓言“九方皋相马”和“按图索骥”组合而成,反映的正好是两种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得到的也是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而题后的问题的设置也就与材料有关:“九方皋相马方法的高明之处何在?”“伯乐之子'相马'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第三问貌似针对材料,实则提出了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让考生回答:“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材料是经过处理的便于考生理解的半文半白话,如果考生知道两则寓言的出处及其寓意(可以引申到哲学的有关原理)则可以帮助考生回答问题:“九方皋相马”出自汉代刘安的《淮南子?道应训》,“按图索骥”出自名杨慎的《艺林伐山》;前者主要说明了认识的主体的知识背景在选择客体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后者从方法论上说明了脱离实际、生搬硬套、机械教条到指的与预期相反结果的愚蠢行为。如果不知道其出处,细读材料,紧扣重点,也不难得到题中要求有关哲学原理,也即上面的结论。如第一则寓言故事需要紧扣的是伯乐对九方皋的评价:“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内而忘其外。见其所见,不见其所不见;视其所视,而遗其所不视。”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常讲得的认识事物要区分粗精、真伪、表里、内外,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抓住事物的本质;要区分事物的主要方面与次要方面,抓住事物的主要方面;第二则寓言故事的信息点在:“伯乐之子把伯乐写的《相马经》读得烂熟。……他按照书上给出的各种图形,与他所见到的一一加以对照”,反映的是其机械教条,脱离实际,从本本出发,生搬硬套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只要有上述的正确思路,抓住了上述要点,第三问“为什么说九方皋相马的思维方法比找到千里马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就不难回答,因其重要信息点在:“若皋之相者,乃有贵乎马者也”,意思是如果有像九方皋这样观察问题的方法,就有着比相马更重要的意义。即只有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才能增强人的认识能力,做好各项工作。因为思维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科学的思维方法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内化,它是人们认识世界、特别是理性思维的重要工具,是实践获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方法具有普遍意义,它比认识结果更为重要。这就是水到渠成的答案。
    
    【相关知识链接】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1)现代科学研究,一般是应实践的要求,在一定的认识水平上提出假说,然后由一系列的实践或实验对这些假说进行验证,再经一系列的研究形成理论体系去指导科学实践活动。(2)辩证思维方法是进行科学研究的一般指导方法。现代科学研究可分为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科学研究,这两种研究都离不开辩证思维方法的指导。辩证思维方法渗透贯穿于科学假说的诞生、科学假说的验证以及科学理论形成的全过程。(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在本质上是一致的。①辩证思维方法从普遍联系、永恒发展的角度揭示事物的关系,侧重于人与世界的整体关系;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在确认世界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前提下,深入研究世界的某些具体关系。②辩证思维方法是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方法论前提,哲学通过本体论、认识论、逻辑学等参与到科学研究中;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如控制方法、信息方法、系统方法、结构-功能方法等,又丰富和深化了辩证思维及其方法。因此辩证思维方法要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中吸取营养,以丰富自身的方法系统。③在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研究方法的关系上,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用哲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来否定和取代科学研究方法的片面倾向;另一种是用现代科学研究方法否定和取代辩证思维方法的形而上学倾向。
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
    
    政 治 理 论 试 题
    
    一、下列每题的选项中,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每小题1分,共15分)
    
    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
    
    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
    
    3.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的能力的大小
    
    4.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是
    
    A.Ⅰ(v+m)=ⅡcB.Ⅱ(v+m)=Ⅰc C.Ⅰ(v+m)>ⅡcD.Ⅱ(v+m)>Ⅰc
    
    5.把公司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这是
    
    A.无限责任公司B.股份有限公司C.有限责任公司D.合伙制企业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内容是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B.没收官僚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
    
    C.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D.保护民族工商业
    
    7.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科学概念的著作是
    
    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8.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其原因主要是
    
    A.中国共产党即将成为执政党
    
    B.党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变化
    
    C.全国大陆即将解放
    
    D.中国将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
    
    9.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中建立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属于
    
    A.新民主主义性质B.社会主义萌芽性质
    
    C.半社会主义性质D.社会主义性质
    
    10.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
    
    A.坚持党的先进性B.坚持执政为民C.坚持党的阶级性D.坚持与时俱进
    
    1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这里的“本”、“基”、“源”,说到底就是
    
    A.发展先进生产力B.发展先进文化
    
    C.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
    
    12.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买股票分得的红利2万元;出租住房收入2万元;转让一项技术收入1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12万元B.9万元C.8万元D.7万元
    
    13.2003年9月通过全民公决否决了加入欧元区议案的欧盟国家是
    
    A.瑞典B.丹麦C.英国D.希腊
    
    14.2003年6月22日至27日,印度总理瓦杰帕伊对我国进行正式访问,这是印度总理10年来首次访华,访问取得了成功,两国签署了
    
    A.《中印关系原则和全面合作宣言》
    
    B.《中印联合新闻公报》
    
    C.《中印联合声明》
    
    D.《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
    
    15.2003年中国与欧盟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其突出表现是
    
    A.中国与欧盟领导人年度会晤机制起步
    
    B.中国与欧盟建立全面伙伴关系
    
    C.中国首次制订和发表《中国对欧盟政策文件》
    
    D.欧盟首次制订和发表《中国欧盟关系长期政策》
    
    二、下列每题的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在答题纸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少选、多选、错选,该题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30分)
    
    16. 2003年6月23日,《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正式发布,并于8月1日正式实施。1982年发布的《城市流浪乞讨人员收容遣送办法》同时被废止。这一变化体现了
    
    A.政治文明的进步B.对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维护
    
    C.对人权的尊重和保护D.上层建筑不断变革完善的要求
    
    E.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
    
    17.有一幅广告幽默画,画的是几个行人在看一家饭店外贴的告示,上写:“快进来吃饭吧,否则你我都得挨饿。”这幅广告画的寓意有
    
    A.生产者和消费者是相互依存的B.生产和消费具有直接的同一性
    
    C.利己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D.商品交换活动背后隐藏着人与人的关系
    
    E.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1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的“劳”是指
    
    A.不同形式的具体劳动B.通过价值形式来实现的劳动
    
    C.直接的社会劳动D.公有制企业的局部劳动
    
    E.劳动者实际支出的劳动
    
    19.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的过程,同时也是
    
    A.资本有机构成提高的过程
    
    B.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的过程
    
    C.资本在不同部门之间发生转移的过程
    
    D.资本家集团重新瓜分剩余价值的过程
    
    E.超额利润消失的过程
    
    20.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关系是
    
    A.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可以“毕其功于一役”
    
    B.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相同
    
    C.两个革命之间需要有一个资本主义的过渡阶段
    
    D.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
    
    E.社会主义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21.中国共产党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在学风问题上曾经反对过的主要错误倾向是
    
    A.投降主义B.经验主义
    
    C.教条主义D.冒险主义
    
    E.机会主义
    
    22.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主要有
    
    A.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有理、有利、有节
    
    C.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长期共存,相互监督
    
    E.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3.1959年底至1960年初,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有
    
    A.不发达的社会主义B.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C.发达的社会主义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E.社会主义高级阶段
    
    2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和作用,表现在
    
    A.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B.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C.为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D.为现代化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提供思想保证
    
    E.它是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方面
    
    25.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断体现了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发展生产力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统一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E.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最终目标的统一
    
    26.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是
    
    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
    
    C.资源消耗低D.产值增加快
    
    E.环境污染少
    
    27.“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地说股份制是公有还是私有”,这一观点表明
    
    A.由法人股东而不是个人股东构成的股份制是公有制
    
    B.公有制与私有制都可以通过股份制这一形式来实现
    
    C.有公有制经济参股的就是公有制
    
    D.股份制本身不具有公有还是私有的性质
    
    E.公有制经济占控股地位就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28.“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实施进程困难重重,主要原因有
    
    A.以色列右翼势力的阻拦B.巴勒斯坦激进组织的干扰
    
    C.美国偏袒以色列D.伊拉克战争的爆发
    
    E.俄罗斯对“中东和平路线图”计划持反对态度
    
    29.2003年8月27~29日在北京举行的“六方会谈”,为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迈出了重要一步,其主要收获有
    
    A.确定了朝鲜半岛无核化的目标,同时也都认识到需要考虑和解决朝鲜在安全等方面提出的关切
    
    B.确认了通过对话以和平方式解决朝鲜半岛核问题的途径,维护半岛的和平与稳定
    
    C.原则赞同解决核问题采取分阶段、同步或并行实施的方针,探讨并确定公正合理的总体解决方案
    
    D.主张保持对话、建立信任、减少分歧、扩大共识,在和谈进程中不采取可能使局势升级或激化的言行
    
    E.美朝双方初步达成了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的共识
    
    30.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是
    
    A.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B.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
    
    C.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
    
    D.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E.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四、分析题:(共4题,其中第34、35、36题每题9分,第37题10分,共37分)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回答问题。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34.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算术题:2+5=?学生们疑惑不解。然而闻先生却执意要问:2+5=?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10000也是可能的。”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驰骋》的图画叫学生们欣赏,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点点了。闻先生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感到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运用认识论相关原理分析下列问题:
    
    (1)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
    
    (2)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
    
    客观题答案快速查找:
    
    1B2D3C4C5B6C7B8A9C10D11C12C
    
    13A14A15C16ABCD17ABDE18BD19BCD20DE21BC22ACD23AB24ABCDE25ABCDE26ABCE27BDE28ABC29ABCD30ABCDE
    
    34.【答案要点】(1)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
    
    (2)马克思主义哲学既肯定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主导作用,强调非理性因素要受理性因素的制约,同时也承认非理性因素的重要作用。科学需要创新才能发展,科学创新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进行科学创新既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对实际问题进行严格的理性分析和逻辑论证;还要具有科学的自信心和科学的怀疑精神,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力,敢于想象,用于探索,打破陈规,突破前人的成果及思维模式。
    
    (注:如考生回答第1个问题时谈到理性因素在认识中的作用可给1分;如考生回答第2个问题时指出理性主义和非理性主义都是片面的可给2分;如考生按自己的理解,较好地谈了理性和非理性对科学创新的意义和作用,第2个问题可给4分。)
    
    【考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
    
    【解题思路点拨】回答材料题时,一定要以材料为主、以材料为出发点,但又不要陷进材料堆中而迷失了答题的思路。回答问题时可以先看材料再回答问题,但比较经济、比较有效的方法是先看题后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阅读材料,因为材料提供的信息、角度很多,只有看了问题才会知道阅读时需要猎取的主要信息,而且题后的问题往往可以提示回答问题时所需明晰的原理以及角度。
    
    比如本题第一问“既然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为什么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回答问题的角度还难以把握的话,第二问“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则明确提出了问题,也间接地告知了考生回答问题时的所需准确把握的所有信息:(1)什么是理性,什么是非理性: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能力,指认知性的意识,包括人的理智、思维和逻辑等因素;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情感、意志,包括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等等;第二类是人的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等。(2)需掌握和回答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在认识活动中,人的理性、理智和逻辑的因素起主要的作用,是主导的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或者认为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只起干扰和破坏作用。(3)在认识活动中,正确处理理性与非理性的关系对科学创新有何重要意义(4)将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关系和材料中的相应实例“在数学领域2+5=7是颠扑不破的”和“在艺术领域2+5=10000也是可能的”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在人的认识过程中,除了有理性因素的作用外,还有非理性因素的参与。非理性因素是指人的情感、意志以及以非逻辑形式出现的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非理性因素对认识活动能起到动力、诱导、激发等作用。在艺术活动中,由于人的认识活动中的想象等非理性因素的作用,使2+5=10000成为可能。
    
    【相关知识链接】(1)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的含义。理性因素是指认识主体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能力,指认知性的意识,包括人的理智、思维和逻辑等因素。相对于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人们对感性认识的材料进行抽象和概括而产生的一种对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人的非理性因素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情感、意志,包括欲望、动机、信仰、习惯、本能等等;第二类是人的认识过程中不能被逻辑思维所包含的主体心理形式,如幻想、想象、直觉、灵感等等。第一类不属于人的认识能力,而是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渗透到主体的认识活动中,并对其发生影响;第二类虽属人的认识能力,但它同逻辑的、自觉的理性思维相比,具有不自觉、非逻辑性等特点,因而在广义上也属于“非理性”的因素。(2)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在认识活动中,人的理性、理智和逻辑的因素起主要的作用,是主导的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否认人的非理性因素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或者认为非理性因素对认识的形成只起干扰和破坏作用。